资深翻译家刘炳善本月22日去世

发布时间:2010-12-31       浏览次数:3041       文章来源:

□记者 周斌 实习生 周桂宏

阅/读/提/示

他是我国资深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编写的英文版《英国文学简史》20余年来一直作为全国大学教科书。他是我国著名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因莎士比亚原著语言晦涩难懂,他耗费十多年编出的巨著《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一经出版便轰动世界。

2010年12月22日23时50分,再差9天就到了2011年,83岁的他在开封去世。在最后的日子里,他还操心着词典续编的最后工作,去世当天还做了6张词语卡片。

他就是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炳善。他的去世,不仅是河大的损失,也是中国外语界的损失。

遗憾

研究即将完成之际因病离世

“先生是带着遗憾去的,去世当天还牵挂着他的研究工作。”12月22日13时40分,刘辰诞教授赶到医院时,刘炳善教授在轮椅上直喘气,而此前一个小时,他还在做新确认的两部莎士比亚剧作的词语卡片。

刘辰诞是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也是刘炳善的得意门生之一。他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英美陆续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先后纳入了两部新确认的莎士比亚佚作:传奇剧《两个高贵的亲戚》、历史剧《爱德华三世》,而刘炳善此前出版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并没有囊括这两部作品。“他一直感到遗憾,所以近来一直在对这两部作品进行研究。”

“还有60张卡片就完成了,再给我20天时间就能做完了。”这是刘炳善去世前几天对刘辰诞说的话。“言犹在耳,可是他却不在了。老天太残忍了,为什么不再多给他些时间呢,哪怕再给20天时间让他把研究搞完也好,那样先生也不会带着遗憾离去。”刘辰诞说,“除了完成这两部作品的注释,先生还准备写回忆录、翻译一些散文,可是这些他都没法去弄了。”

“先生平时比较严肃,但是上课时比较风趣。”刘辰诞读本科和硕士时都师从刘炳善,他向记者讲述了先生上课时的趣事。“一次上英国戏剧课,讲到中国古代和英国大臣觐见君主礼仪的不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他将两只手握在一起,做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的样子,令学生忍俊不禁。”

“先生在生活上要求不是很高,但在科研上要求特别严格,很固执。如果达不到要求,他还会发脾气。他经常对师母说,不要给他买新衣服,多花些时间帮他把研究资料整理出来。”

坚持

最后的日子,他把研究工作搬进病房

记者来到刘炳善生前工作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该院一位叫张晓晖的青年教师告诉记者,刘炳善身体状况一度十分糟糕,在医院输液时,医生让他好好休息,他却非要一直看着书。当时已经下了病危通知单,老伴劝他说:“你不要命了?”他却笑笑说:“你不让我看书,才要了我的命。”

因长期负重工作和劳累,刘炳善患了糖尿病和冠心病。几次住院,病稍微缓解一些,他就马上出院。半年前,因病情加重,他出现了气衰,得靠吸氧维持呼吸,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而且一住就是大半年。这可急坏了刘炳善,他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将莎士比亚的研究工作搬到了病房里,一边疗养一边工作。

“刘老先生真是很让人敬佩的一个人,都病成这样了还坚持工作,吸着氧每天晚上还忙到一两点,半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谁劝也不行。”河大校医院的史护士长告诉记者,老先生去世的当天还挣扎着做了6张词语卡片,医生和家人一直劝阻都无效。

在刘炳善生前住过的病房的办公桌上,两摞词语卡片最上面一张分别标着“1091”“1001”,一本书永远定格在了第62页、63页。

评价

他的去世是中国外语界的损失

“刘炳善的去世不仅是河大的损失,也是中国外语界的损失。”河南省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王宝童教授对刘炳善的去世惋惜不已。

王宝童比刘炳善小10多岁,1963年河大毕业后留校任教,与刘炳善共事数十年。“他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为人比较忠厚,很有人缘,但是性格很倔,一门心思搞学术科研。”王宝童说。

据王宝童介绍,刘炳善是郑州人,1939年流亡到甘肃省清水县上中学,后来考上了重庆大学。1952年,刘炳善用英文写的短篇小说“An Arrest”(《逮捕》)在布拉格《世界学生新闻》上发表,并获得该刊征文比赛一等奖,年轻的刘炳善因此被邀请参加布加勒斯特世界青年狂欢节,最后因病无法成行。

1957年,刘炳善接受了河大外语系英国文学史的教学工作,重读原著和评论,写下大量笔记和卡片。即便后来顶着“右派”的帽子看菜园,他也随身带着《牛津英文散文选粹》。1962年“右派”摘帽,他写出英国文学史资料长编,厚厚两大本笔记。

1978年,大学恢复英美文学课,刘炳善在两本笔记的基础上,编出了我国第一部英文版《英国文学简史》。1981年,《英国文学简史》作为全国大学春季教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余年来累计印数已达27万多册。北京大学1994年出版的《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提要》将这本书列入外国文学研究的国别史之首。美国著名学者鲁宾斯坦博士来信称之为“一部值得赞扬的作品,定能引导中国学生学习英国文学”。

刘炳善为翻译界所瞩目,与百花文艺社1984年出的《外国优秀散文》一书不无关系。在那本书里,刘炳善的名字与冰心、朱光潜、荒芜、王佐良等排列在一起,收录的是他翻译的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二则》。此后两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英国散文选》上下册。1988年,《伊利亚随笔》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英国伦敦大学卜立德教授称赞译文“恰如其分”,是“爱的劳动”。冯亦代先生亦称赞“为选译英国散文开辟了一条新路”。

巨著

他的“莎翁词典”曾轰动世界

谈起刘炳善,不能不说他花费十余年心血编纂而成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词典分为正编和续编,正编已于2002年出版,续编还在进行中。

2002年,《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作为“九五”国家重点项目一经出版,便轰动世界。这是中国学者所编的第一部大型莎士比亚原文词典,也是近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第一部新的莎士比亚原文词典。

著名翻译家屠岸说:“这部著作是中国莎学研究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成就。”

荣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这部550多万字的巨著是刘炳善夫妇用了整整8年时间、用钢笔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抄了24箱卡片才完成的。

刘炳善为什么忽然想做这样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他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对于目前一般英语专业学生和青年教师而言,莎剧原著仍为一部封闭的‘天书’,根本障碍在于莎士比亚用语的特殊性。莎士比亚生于400年前,其语言处于中古英语向近代英语过渡时期的‘早期近代英语’时期,词形和词义与当代英语差别甚大,莎剧中还包含伊丽莎白时代的大量俗词俚语。这些构成了我国学生阅读莎剧原文的极大困难。因此,很有必要根据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出一部适合他们需要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词典,以解决他们攻读莎剧原文中的这种特殊困难。”

心声

浩大工程是夫妇俩

“自愿的苦役”

1990年,63岁的刘炳善动手编写这部词典。这对译者的要求非常高,刘炳善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可行,那就是:按照莎士比亚全集原著从头到尾通读下去,将难词难句一一列出,根据现有国外第一手资料,挑出准确的英文注释,举出莎剧例句,将二者译成中文,再加必要说明,写为词语卡片,最后将全部卡片按字母顺序编成词典。这将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程。

由于不懂电脑,刘炳善手写卡片后再用扫描仪扫描。他给自己定的指标,是每天做30张卡片。

1996年4月刘炳善赴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六届世界莎学大会,被误诊患有喉癌,后经复查为“长期鼻炎引起喉炎和中耳炎”,排除了喉癌,但还是给他的健康敲响了警钟。为稳妥起见,刘炳善决定把已经做过的卡片整理出来,先出成书。2002年7月,《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正编)作为“九五”国家重点项目出版。

8年编纂,4年校对,12年间,刘炳善夫妇全力以赴,将这项几百万字的工程称为“自愿的苦役”。日积月累,他们共写出莎剧词语卡片41200张,竟装了满满24只方便面纸箱。

而当时,刘炳善已是百病缠身:长期高血压,长年的鼻窦炎引起的呼吸不畅,中耳炎,右耳听力严重衰退,喉炎,右眼基本失明,左眼亦有眼病……

正编完成后,刘炳善接着编剩下的晚期喜剧和《十四行诗》等戏剧诗歌。据了解,这部分卡片现已完成,正等待出版。续编里增加了《莎剧版本述略》和《历代莎评辑要》两个附录,篇幅比正编还大。

“词典完成时间,我最初的估计大约是5年。可是一旦做起来,才发现这是一场没完没了的‘马拉松’,实际上不是5年,而是20年。”刘炳善教授在《一个人的二十年——我怎样编纂一部莎士比亚大词典》一文中写道,“这部词典,只要能对中国学生起到引领入门的作用,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0
无标题文档